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089866
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郑礼武 张少芬 孙艳 张美霞 孙玉年 武学茹
第1页

    参见附件(3191KB,3页)。

     1.3.2.3用药管理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患者所具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治疗,如果患者是1级高血压,先通过培养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良好行为生活方式来进行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水平未下降者再进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所具有的并发症选择相应的药物,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的方案,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规范性。

    1.4 效果评价

    ①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主要包括患者对血压正常值、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②规范服药率:是指1年内规范服药时间≥9个月的患者占全部管理患者的比例;③血压控制率:根据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年的血压水平将血压控制分为良好、一般、较差。良好是指高血压患者全年有≥9个月的时间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一般是指患者全年有≥6个月的时间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较差是指患者全年有<6个月的时间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采用s表示,分类资料不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数值变量不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管理前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前知道血压正常值、2种以上高血压危险因素、2种以上高血压并发症和2种以上高血压药物使用方法的分别为150、88、167和79例,分别占总人数的41.67%、24.44%、46.39%和21.94%,规范管理后上述4项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到了94.44%、90.28%、80.28%和69.72%,与管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规范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规范服药率比较

    规范管理前高血压患者规范服药人数为156例,规范服药率为43.33%,规范管理后,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为293例,规范服药率为81.39%,规范服药率提高了87.82%,经统计学检验,规范管理前后规范服药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6,P<0.01),见表2。

    2.3 规范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表3显示,规范管理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率为17.22%(62/360),较差人数所占比例为42.22%(152/360),规范管理后,血压控制良好率为50.00%(180/360),较差人数所占比例为15.56%(56/360),规范管理前后血压控制良好率、较差人数所占比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主要健康问题,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就增加25%,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治疗可以使脑卒中发生危险性下降31%[5]。虽然高血压防治技术比较成熟、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近年来各地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均显示我国高血压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规范管理率较低,因此,在社区开展规范的高血压患者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高血压本身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本研究以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基层工作条件和基础,制定了适合当地的规范化管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规范管理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规范服药率由管理前的43.33%提高到了81.39%,血压良好控制率也由管理前的17.22%提高到了50.00%,这与国内多数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6]。

    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健康教育投入少而效益却很高,是防治高血压最廉价和有效的策略[7]。健康教育也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和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教育相结合,增强健康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改变行为生活方式便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研究显示,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亦比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好。社区责任医生应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患者戒烟、戒酒、增强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评价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其中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和依从性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措施。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患者的经济状况、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8],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科学认识到其在提高患者依从性中的作用,在制定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以改善患者依从性为核心,逐步完善规范化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郭娇,欧爱华.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354.

    [2]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综合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91KB,3页)